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3日 閱讀次數:
張桂梅在課堂上授課。云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供圖
為了幫助困難家庭的孩子通過知識擺脫貧困、改變命運,張桂梅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滇西深度貧困山區,無私投身教育事業,幫助大山里的女孩圓了大學夢,創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跡。
2020年7月7日,云南省高考的第一天,63歲的張桂梅手里拿著小喇叭,給孩子們做上考場前的最后鼓勁。
“就算再苦再累,只要陪在姑娘們身邊給她們信心,讓她們盡可能發揮好,這一切就都值得。”張桂梅說。
身為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公辦女子高中——云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校長,建校12年,張桂梅和她的教師們帶領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進了大學的校門。
從東北到云南的“老師媽媽”
高考過后,華坪女高又送走一屆畢業生。2020年,華坪女高參加高考考生159人,150名超過了本科分數線。其中600分以上的有17人,一本分數線以上的有70人,綜合排名麗江市第一名。
女孩們的命運轉折里,離不開張桂梅這個“外鄉人”。張桂梅出生在東北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來到云南支邊后,張桂梅與丈夫同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鎮第一中學任教。張桂梅以為那里將會是她最后的歸宿,然而天不遂人愿,1996年,她的丈夫因胃癌去世。張桂梅害怕觸景傷情,申請從大理調出,轉到麗江市華坪縣民族中學任教。
張桂梅任教期間,民族中學里的女生不僅數量少,還時不時有女生中途輟學。張桂梅跑進大山,找那些退學女生做家訪。和家長們一談,張桂梅明白了:十幾歲的姑娘,已經被定下婚事,要出嫁了。張桂梅不甘心,攔不住的,就找到當地的村干部進行溝通;家里太窮的,就拿出自己的工資補貼。她鐵了心,無論如何也要把這些女孩子們帶回去讀書。
2001年,華坪兒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讓張桂梅兼任院長。兒童之家收養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是被遺棄的女嬰,無兒無女的張桂梅成了她們的“媽媽”。
民族中學和兒童之家的工作經歷讓張桂梅萌生了一個想法:籌建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女孩子受教育,是可以改變三代人的。我的初衷就是解決低素質母親和低素質孩子的惡性循環。”張桂梅說。
2017年高考后,張桂梅與考生們合影。云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 供圖
為了貧困女孩堅持到底
華坪縣的教育經費本就緊張,專門辦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在旁人看來是不太現實的想法。從2002年起,張桂梅就開始為這個夢想四處奔波。籌款之路遠比張桂梅預想困難許多,她用了五年寒暑假的時間只籌措到1萬多元,遠遠不夠開辦一所學校需要的資金。
2007年,張桂梅當選為黨的十七大代表。到北京開會時,一位細心的記者發現張桂梅穿的褲子居然破了兩個洞,她開始追蹤張桂梅的事跡。這之后,一篇《我有一個夢想》的報道,讓張桂梅和她的女高夢在全國傳開。她籌建免費女高的想法逐漸被更多人知道。麗江市和華坪縣各拿出100萬元,幫助張桂梅辦校。2008年8月,華坪女高建成。
張桂梅說,這所學校能辦起來并走到今天,離不開黨和政府作堅強后盾。華坪女高的教師工資和辦學經費均由華坪縣財政保障,學校建設由教育局負責。教學樓的墻上,掛滿了密密麻麻的捐款人姓名。大家的關心和幫助,張桂梅都記在心里。
學校是建起來了,如何留住孩子卻成了難題,家訪成了張桂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有些學生家的路太難走,車子到不了,張桂梅只能徒步前往。兩個假期,雖然馬不停蹄,張桂梅只走訪完一屆學生的家庭。
有一個學生的家在山頂,僅有一條不到半米寬的山路,路的一邊就是懸崖,走路的話需要6個小時。為了節省時間,張桂梅搭乘鄉政府工作人員的摩托車上山。“當時坐在車上,我都不敢低頭,摩托車稍微歪一點,就會跌落懸崖粉身碎骨。”張桂梅回憶說。
辦校10多年來,張桂梅走了11萬公里家訪路,走進1300多名學生家。她摔傷過,還曾舊病復發暈倒在路上……可正是這一次次家訪,更加堅定了張桂梅將女子高中繼續辦下去的信心。她也把教育擺脫貧困的理念帶進了大山。
而張桂梅的身體卻在變差,肺纖維化、肺氣腫等疾病日益嚴重,醫生說她的生命可能不會超過兩年,但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張桂梅總是笑著說:“感謝每天清晨能夠醒來,又能看到新的陽光!”
2015年,張桂梅在云南麗江寧蒗彝族自治縣蟬戰河家訪。攝影 張曉峰
改變貧困女孩們的命運
每天,天還沒有亮,張桂梅就佝僂著瘦弱的身子,爬上學校頂層,開始一天的工作。從起床,到出操,再到課間休息,以及晚上睡覺前,小喇叭的聲音一直在校園里回響。
從初建校時的94名學生,到16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支撐女子高中的還有照亮黑暗的那道“光”。
女子高中建校半年時,17名老師,9名辭職,只剩下8人。張桂梅坐在學校的旗桿下抹淚:“怎么辦?學校是不是辦不下去了?”哭完后,她回到辦公室整理學校的檔案。這時她發現,留下的8名教師中,有5名是黨員,加上自己,是6名黨員。這給了她堅持下去的信心和力量。
2020年高考首日,張桂梅在操場上給孩子們做考前動員。華坪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張桂梅的心思很細膩。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學校只能通過網絡授課。她擔心老師一個人在教室講課會孤獨,便坐在教室門口陪著她們。后來,張桂梅干脆在門外支了張床。教學樓晚上熄燈,只有講課的這一層才通電,張桂梅躺在光影之外,靜靜地陪著正在講課的老師。
12年里,張桂梅先后獲得了“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十佳最美鄉村教師”等榮譽,她把全部獎金、各界捐款和自己的大部分工資共計100多萬元都捐獻給了教育事業。不久前,麗江華坪桂梅助學會成立,這個以張桂梅名字命名的助學會,將把大山里的愛延續下去,幫助更多貧困女孩改變命運。
(撰文周晨亮/人民畫報 《人民畫報》學習強國小組)
檔案預約查詢:0531-68622608
全日制學歷證明查詢:0531-68622924
成人教育咨詢熱線:0531-82606069
招生咨詢熱線:0531-68622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