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姓名:劉少儻
出生年月:1916年9月
籍貫:山東新泰市
入黨時間:1932年4月
在校時間:1946年2月至1946年10月,
工作單位:山東省警官學校
職務:副教育長兼組織人事科科長。
【革命歷程】
1937年畢業于山東濟南鄉村師范學校。從事過新泰、濟南地區中共的地下工作,組織并參加了山東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曾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四支隊教導員。1938年5月起,參加延安馬列學院、中共中央社會部保衛訓練班學習,任延安中央軍委總政治部秘書。
1945年10月起,歷任山東軍區政治部保衛科科長、山東省公安總局科長、山東警官學校副教育長、華東局社會部辦公室主任、魯南軍區政治部保衛部部長,1947年任中共魯南區黨委社會部第一副部長、魯中南軍區政治部保衛部部長、47師代政委。
解放后,歷任上海市公安局治安行政處處長、華東公安局治安行政處處長、蘇北行署公安局局長、江蘇省公安廳副廳長、江蘇省民政廳廳長、中共江蘇省政法委員會副主任、中共江蘇省委政治部副部長、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兼黨組書記、中共江蘇省委委員、淮陰專員公署副專員兼科委主任、中共淮陰地委常委、華東政法學院黨委書記。兼任上海市法學會副會長、顧問。1947年,在魯南軍區政治部保衛部工作期間,曾榮立三等功一次。曾被選為江蘇省第一屆、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共江蘇省第三次代表大會代表。
【紅色記憶】
日本投降以后,我們解放和接管了一批中小城市,迫切需要有一批懂得業務的我們自己的警察隊伍,去接管敵偽警察機構。另一方面,蔣介石還控制著接收大權,妄想獨吞勝利果實。為了同國民黨蔣介石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我們一定要繼續解放和接管一些大中城市。根據“雙十協定的精神,還要準備把一部分要整編的軍隊,轉為公安部隊或城市警察,以保存我們的實力,不致被蔣介石反動派吃掉。根據這個指導思想,1946年5月,在臨沂創辦了我們黨的第一所警官學校即山東省警官學校。
提起辦警官學校,那真是個新鮮事物。過去我們雖有過一些鋤奸保衛工作的經驗和對付隱蔽敵人的辦法。但是,對于接管大城市、維持城市社會治安、同形形色色的犯罪分子作斗爭,還從來沒有做過。華東局決定籌辦工作由軍區保衛部和省公安總局共同負責。籌辦這個學校的主要負責人是梁國斌,他是華東局社會部的副部長,也是軍區政治部保衛部的部長。華東軍區政治部主任舒同兼任校長,梁國斌和杜明兩位同志任副校長(以后舒同不兼校長了,由梁國斌任校長)。我與盛同同志任正副教育長,具體負責學校黨政領導和組織教學工作。校部設有教研室、組織干部科、總務科和一個大隊部。教研室主任是王。櫓剎靠樸晌壹,總務科科長是楊友和,大隊長是張席真,教導員是陳志堅。梁國斌在籌辦過程中,表現了極大的智慧和才能,他敢想敢干,勇于創新,他在作報告時說:“我們這個學校是新型的抗大式的學校,過去我們處在戰爭時期,主要任務是打仗,現在黨要求我們搞和平建設,接管城市,我們就要學會我們不會的東西,要在干中學。”這所抗大式的警官學校就這樣辦起來了。
警官學校的校址在離臨沂城十多里的梨巷村,校舍和課堂都是借用群眾的房屋和個別逃亡地主的宅院,校部工作人員住在一個逃亡地主的四合院。這個四合院中間的空地,就是學員集中上課的露天課堂。學員共有200多人,組成了兩個隊:一個警官隊,主要是部隊連排骨干和地方公安部門縣股長以上的干部,少數是從學校調來的有中等文化的知識青年;一個學警隊,主要是部隊的班排骨干和公安保衛部門的偵察員、警衛員。分別住在梨巷村周圍的小村莊里,生活基本按連隊建制編隊,以隊成立伙食單位,隊以下設分隊,每個分隊有三四個班.警官隊還有一個女生班。隊長由校部委派,分隊長以下的于部,都是從學員中產生,警官隊隊長是范權功,支部書記是于云;學警隊隊長是藍志彬,指導員是嚴檢行(女),文化教員是方萌(女)。學員由于大都來自連隊,能唱革命歌曲,還有個別是文工團來的,教唱歌的任務也由學員自己承擔,每天吃飯前或聽課前都要整隊唱幾個歌,生活緊張活潑,學校辦得很有生氣。
我們沒有現成的教材,每個階段的講課內容,都是邀請有關部門的領導同志根據學校課程安排,先來作報告,由學校指定專人整理編寫爾后形成教材。后來調來了幾位從上海國民黨警察局撤退到解放區的地下黨員,他們曾在上海敵偽警察局從事地下工作多年,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也熟悉城市生活和警察局的內部情況。如張席真、劉潘泉都是原上海市國民黨警察局地下黨支部的前后任書記,以后又調來了劉友潔、劉繼霖、苗雁群等同志,都是我們教學工作上的得力人才。他們給學校介紹了敵偽時期上海警察局的情況、組織機構情況、國民黨特務系統以及他們內部矛盾情況和上海地下黨與其斗爭的情況,加上我們手頭保存的一些敵情資料,由此整理、編寫成比較系統的資料,作為我們的基本教材。教員主要是請軍區保衛部和省公安總局的部門負責同志講課,課程內容有政治形勢、城市管理、交通戶籍、政治保衛、刑事偵察、國民黨黨派及日偽特務組織系統等。
學習半年后,從10月開始分別到地方公安部門實習,警官隊到省公安總局,在臨沂城區內由省局指導進行城鎮社會調查。我同大隊長張席真帶領學警隊部分學員,到莒縣農村配合縣公安局搞剿匪工作。歷時一個多月,邊學習,邊實習,理論聯系實際,效果很好。在社會調查中,實習學員還和公安總局的同志一起,破獲了幾起案件。其中較大的一起是原華中黨校副校長朱文章失蹤一案。當時華東局機關因國民黨蔣介石的飛機經常到臨沂城內掃射,就搬到城南郊區農村,住在群眾家里。朱文章是個棋迷,幾乎天天要到鄰村去找原淮南行署的一位負責同志下棋。有一天,朱文章去鄰村下棋,突然失蹤。案發后,省公安總局組織力量作為重點案件偵破。特派偵察隊長陸斌為首組成偵察小組,就在這個莊子住下來。我校警官隊一個實習組的學員也參加了他們的偵破活動,一起作社會調查,基本掌握了這個村子的政治情況。偵察對象集中在幾戶逃亡地主、反革命分子的家屬身上。偵察人員明確分工,密切監視他們的行動。有一天,偵察人員到井上打水,發現有個婦女頭上戴的斗笠帽帶有點特別,不像當地產品,顏色是黑白夾花,當地是很少見的,而且系在一個很陳舊的斗笠上,也不大相稱,看上去很不協調,就產生了懷疑。經過進一步調查,朱文章也曾經有個草帽,是用這種帽帶的。于是對這個婦女做了進一步調查。經查明,她是一個逃亡匪特的家屬,其丈夫最近也確實回來過。抓住這一線索,便對這個婦女進行了拘留審查。審查結果證明,這是一起國民黨武裝匪特殺害我干部的政治案件。朱文章同志就是被這股武裝匪特殺害的。國民黨匪特利用反革命家屬的關系,秘密竄回,了解我駐軍情況,進行反革命破壞活動。對朱文章同志的行動規律已有了解。那天晚上,下著小雨。朱文章下完棋回家,經過莊頭時,突然被幾個歹徒從背后撲上來,卡住脖子用麻袋套頭,背著就跑,投入井水中害死的。說也湊巧,朱的帽子被匪特帶回家中燒毀了,但帽帶被匪特的家屬用了,正好成了這次破案的重要線索。這個案子的偵破對我們警校學員來說,是上了生動的一課,這是書本上找不到的。臨沂是新解放的城市,是國民黨游擊司令王洪九的老巢,社會情況很復雜。地主、富農、還鄉團和敵偽家屬很多,這些人就是國民黨反動派的社會基。淺3@謎廡┥緇峁叵,暗中竄回來殘害人民,進行破壞活動。如果警惕性不高,思想麻痹就會出亂子。朱文章同志被害的案件就是一個極大的教訓。
警官隊實習的另一組住在臨沂城西門內天主教堂的修道院里。通過社會調查,也發現了一些修道院的罪惡內幕。這個修道院原是美國天主教會主辦的,院內原有20多個修女,還有一個孤兒院。我們進城時,已經是人去樓空,修女、牧師都跑掉了。這所修道院房子比較寬敞,除學員30多人住在這里外,校部工作人員也住在這里。后院有個大花園,已是野草叢生。在一次打掃衛生、清除雜草的時候,從土堆中挖出了很多兒童的骷髏。原來這里的牧師、修女竟是殘害兒童的劊子手,他們披著宗教的外衣,美名日“慈善”,而實際上干的卻是另外一套.是殺人不見血的劊子手。他們在“慈善”的幌子下,用兒童做醫學上的試驗品,有的人還沒有死就活埋了。我們根據這些社會調查所得的材料,以教堂為課堂,控訴了帝國主義利用宗教麻痹中國人民,進行文化侵略和特務活動的罪行。
由于時局的變化,警校只辦了一期就停辦了。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挑起內戰,戰火已經燒到了臨沂。飛機天天在臨沂上空襲擊騷擾。到1946年11月,學校不得不遷到沂河東邊的板橋崖坊莊一帶進行了結業典禮,同時宣布了警校停辦,各自奔赴新的革命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