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根據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13日上午表決通過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際授予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決定,授予15人國家勛章、國家榮譽稱號。
其中,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原常務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小謨被授予“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山東港口青島港青島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工程技術部固機高級經理、高級技師許振超被授予“人民工匠”國家榮譽稱號。小新將和您一起,深入了解他們在國有企業科技攻關、項目建設一線的故事。
今天,我們走進“人民工匠”許振超的非凡歷程,感受中國工人的偉大精神、偉大力量。
許振超,男,漢族,中共黨員,1950年1月生,山東榮成人,山東港口青島港青島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工程技術部固機高級經理、高級技師,第十一、十二、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他是踐行“工匠精神”的優秀代表,先后9次刷新集裝箱裝卸世界紀錄,創造了“振超效率”。他帶領團隊開展科技攻關,百次實施集裝箱輪胎吊“油改電”技術改造,大幅節約生產成本。在他的帶動影響下,一大批先進典型脫穎而出。榮獲“改革先鋒”“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只有初中文化的許振超,懷著共產黨員的堅定信仰,以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主人翁精神、艱苦奮斗、努力開拓的拼搏精神、與時俱進、爭創一流的創新精神、團結協作、互相關愛的團隊精神,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
自學成才,打破壟斷
干出中國工人骨氣志氣
許振超經常說“人可以不進大學,但不能不學習”。1984年,青島港開始籌建專業集裝箱公司。當時34歲的許振超被選為青島港第一批集裝箱橋吊司機。就在大家勁頭十足的時候,唯一的這臺橋吊出現故障停機了。因為核心技術掌握在國外廠家手里,企業只得高薪聘請外方專家來修理,技術難題的答案都在橋吊控制板上。許振超每天下班,都會帶上備用控制板,回家后對著臺燈仔細觀察,一筆一筆繪制電路圖。許振超前前后后用了4年時間一共倒推了12塊模板,完成了整整兩大摞完整詳盡的電路圖。憑著這股勁兒,他逐步掌握了各類橋吊技術參數和設備性能,不僅能排除一般的機械故障,還能修復精密部件。
他多年來一直堅持自學,家里與機械、電氣有關的書籍、報刊、工具書等擺滿了書櫥,光高校教材就有50多本。他讀過的各類書籍有2000多冊,寫了近80萬字的讀書筆記。功夫不負有心人,許振超學出了名堂,由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名副其實的橋吊專家。
執著追求,勇破紀錄
展現中國工人自強精神
許振超常說,“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以及對黨的忠誠”,“咱當不了科學家,但可以做個能工巧匠,練一身絕活,同樣無愧于時代”。
為了樹起碼頭工人的新形象,許振超給大伙兒定下了“人人練技術、人人有絕活”的規矩,橋吊隊成為了青島港最早的一支絕活兒團隊。有了絕活就敢于向世界紀錄叫板,2003年4月27日,在“地中海法米婭”輪的裝卸作業中,振超團隊創出了每小時單機效率70.3自然箱和單船效率339自然箱的世界集裝箱裝卸紀錄。執著追求,不斷自我突破,振超團隊又先后八次刷新集裝箱裝卸世界紀錄,使“振超效率”成為港航界的一塊“金字招牌”,也成為中國港口領先世界的生動例證。2006年,許振超和團隊進行了2年的技術攻關,首次實施集裝箱輪胎吊“油改電”技術改造,填補了該領域的空白,年節約生產成本2000萬元,實現了大氣污染零排放,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國內其他港口以及新加坡、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家碼頭紛紛效仿。
使命在肩,創新圖強
發揮中國工人榜樣力量
許振超不僅在崗位上當標桿、做表率,練就了“一鉤準”“一鉤凈”“無聲響操作”等基本功,還先后帶出了“王嘯飛燕”“顯新穿針”“劉洋神繩”等一大批工人品牌。人社部頒發了“振超大師工作室”之后,許振超更有了全新的創造力和無限的奮斗激情,他以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帶領團隊圍繞碼頭安全生產需求,開展科技攻關,推進互聯網戰略,持續破解安全生產難題。完成了“集裝箱岸邊智能操作系統”,在世界集裝箱碼頭率先實現“橋板頭無人”,該項目為集裝箱碼頭行業首創,解決了集裝箱橋板頭作業人機交叉的風險問題。他帶領團隊打造的“48小時泊位預報、24小時確報”服務品牌,每年為船公司節約燃油1.26萬噸;“真情保班”“大件完美工藝”成為山東省服務名牌。五年以來,許振超帶領團隊申報國家專利108項,完成技術革新項目998項,成為名副其實的“金牌工人”。
2004年,許振超被選樹為當代產業工人的杰出代表,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2008年5月8日,習近平親臨青島港視察,在看望許振超和他率領的橋吊隊的工人師傅們時,語重心長地說:“振超同志很了不起,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業績,所創造的無聲響操作的‘絕活’為國爭了光,為工人階級爭了光,這種精神非常值得大家學習。我們應該在社會上弘揚尊重勞動、崇尚創造的精神。建設創新型國家,各項事業的創新、各個領域的創新都需要弘揚這種精神。希望能夠涌現出更多的許振超式的先進工人。”
2004年以來,由中宣部、交通部、人事部、全國總工會、山東省委聯合舉辦的許振超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從人民大會堂先后赴上海、成都、廣州、26個省市和16所高校宣講,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反響。2004年許振超應邀出席了中國首屆公民道德論壇并作典型發言。2009年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100位感動中國人物之一。他利用外出講課、報告等活動,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和心得體會向企業員工、職業院校師生宣傳講解黨中央的聲音和宣傳黨的好政策,介紹自己熟悉的當代大國工匠的精彩事跡,鼓勵大家爭當國家建設的主人翁,精益求精做好本職工作,成為新時代的勞動者。
從一名普通碼頭工人成長為“學習型、知識型、創新型”的當代產業工人的杰出代表,全國優秀黨員。從2008年起許振超連任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人大代表,并當選為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2013年10月當選全國總工會兼職副主席。2018年12月許振超被中共中央授予“改革先鋒”榮譽稱號,頒發改革先鋒獎章。2019年,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時獲得“最美奮斗者”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