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華明
綜觀毛澤東的一生,支撐他的最強大的精神力量,當屬蘊涵在他胸中的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這乃是毛澤東留給我們的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毛澤東魅力歷久彌新的根源所在。
中華民族面臨獨立和解放的主題,使毛澤東成為愛國主義集大成者。
毛澤東登上政治舞臺的時候,中華民族正處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黑暗統治之下,國家四分五裂,民族備受凌辱,軍閥混戰不已,人民在苦難中掙扎。自鴉片戰爭以來,救中國,救人民,實現國家的獨立、統一、民主、富強,成為中國各族人民不懈追求的共同理想。先進的中國人奮斗犧牲,前仆后繼,寫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但是人們所做的種種探索和努力都失敗了。帝國主義的侵略打破了中國人照搬西方的迷夢。中華民族仍然苦難深重,找不到解放的出路。
與此同時,“中國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頑強的反抗精神”,“不屈不撓,再接再厲的英勇斗爭,使得帝國主義至今不能滅亡中國,也永遠不能滅亡中國”。這種熱愛祖國獨立、維護民族尊嚴的愛國主義精神,這種中華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為維護民族獨立和主權完整的斗爭中凝聚得更加熾烈。風云變幻、如火如荼的歷史際遇,使得毛澤東成為愛國主義的集大成者。
曾經喚起無數中華民族優秀兒女前仆后繼的愛國主義旗幟,由于毛澤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領導黨和人民進行推翻“三座大山”的艱苦卓絕的斗爭,從而將愛國主義置于科學、革命、正義、進步的基礎之上,升華到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高度,使之煥發出時代的生機與活力,對中國社會進步發揮了空前巨大的作用,并由此使愛國主義這面旗幟洗禮得光彩奪目。毛澤東豪邁地宣示:“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這是毛澤東愛國主義情懷的集中寫照。
毛澤東一生所做的一切,全部是為了他深深熱愛的中華民族。
作為一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毛澤東一生致力于把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就是為了解決中國的革命和建設問題,使國家富強、人民富裕起來。他堅持獨立自主,不倦地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由此培養起自強自立的精神,維護國家的主權和民族的尊嚴。他不能容忍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侵略,不能容忍任何外國對中國主權的干涉和領土的挑釁,也不能容忍任何敵人把人民已經取得的政權重新奪了回去。他時刻警覺地維護著國家的安全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不能容忍國家的貧弱,不能容忍人民的困苦,所以革命勝利后,立即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發奮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為改變“一窮二白”的面貌,克服一切困難,努力探索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一切為了國家的安全和富強,一切為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這就是他畢生殫精竭慮的全部目標。
的確,在進行這一切努力的過程中,毛澤東發生過急于求成的“大躍進”失誤,甚至犯過事與愿違的“文化大革命”嚴重錯誤。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他絕不是為了一己之私利,完全是出于愛國之熱忱。他全心全意地為民族、為人民的利益奮斗不息。正因為如此,全國各族人民對毛澤東的崇敬和愛戴始終不渝。應當說,毛澤東是一位具有崇高精神、高尚人格的光輝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杰出代表、中國人民的忠實兒子、中華民族的象征人物,毛澤東對中國乃至世界歷史發展進程的影響極其深刻而長遠!
毛澤東的愛國主義情懷,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動人的感染力和非凡的號召力,將繼續激勵我們直至遙遠的后代。作為“兩個先鋒隊”和“三個代表”的中國共產黨,應該而且必須發揚光大毛澤東的愛國主義情懷,永遠成為中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忠誠代表者和不懈維護者。當今中國共產黨人的愛國主義情懷,與社會主義現代化相糅合,已經化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藍圖和生動實踐。
毛澤東煥發的愛國主義光輝,永遠不會湮沒在時光的流逝中!(作者系中共廣東省委黨校現代化戰略研究所所長、教授)